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市 -> 内容页

假嗨、罚站,这个五一的音乐节你get了吗?

发布日期:2023-05-08 21:10:07   来源:哔哩哔哩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豆芽


(资料图片)

这个五一你在音乐节上享受到乐趣了吗?可能一部分乐迷的答案是并没有。

刚刚结束的五一,成为旅游届网红的不仅有“淄博烧烤”,还有遍地开花的音乐节,为原本就热闹的假期增加了许多独属夏日的躁动。不过,观众对于看似丰富的音乐节并不是很买账,以往吐槽也就是吐槽票价太高,但近期很多针对音乐节氛围、音乐人、现场配置的负面声音频繁出现。

去年年底以来,音乐演出市场逐步复苏。在这个五一假期,随着旅游业的恢复,音乐节更是紧锣密鼓的开唱了,除了一线城市,许多音乐节迅速向二、三线城市拓展。音乐节的阵容也越来越丰富,除了乐队,很多rapper、流行歌手也加入其中。

作为这个假期的标配,不少大型音乐节吸引了消费者跨城观演。然而,当越来越多音乐节激情开唱,越来越多观众走进现场,音乐节宣传信息铺天盖地的同时,却是满天飞的负面评价。这让很多人对今年的音乐节市场打出一个问号:怎么音乐节没有越办越好,反而口碑急转直下了?

音乐演出这门生意,不是谁都能做好

跨城观演、吃喝玩乐、艺术市集......音乐节的独属特质确实让其具备了更加强劲的消费带动能力,显眼的商业价值吸引了更多主体入局,期望借助音乐节的形式,实现文旅消费、品牌消费上的新增量。

因此,除了草莓、迷笛等老牌音乐演出IP,元气森林、蜜雪冰城、隅田川等消费品牌都开始打造自己的音乐节盛会,各城市的本土音乐节也陆续推出。这些新主体的加入,虽然让音乐节更热闹了,但也导致音乐节质量层次不齐,比如不久前在成都开唱的元气森林音乐节,就被很多网友吐槽现场音质差。

音乐节虽然在举办上没有太多专业门槛,通俗来说就是有充足的资金就可以举办。但是要想呈现体验感更佳的现场、将音乐节IP真正推行出去,从音效设备到嘉宾选曲都非常考验主办方的专业把控。

但是从陆续结束的音乐节现场反馈来看,并不是所有音乐节都保证了“专业”。

首先是硬性配置,即现场音效、舞台设计、灯光设计等,这本应该是一场音乐演出最基础的保障,但刚刚结束的很多音乐节却因为硬性条件不过关的问题,比如伴奏声太大听不清人声,舞台距离太远等,大大影响了观众的体验感。

其次是软实力,即嘉宾的选择、选曲等,因为不是所有音乐人都适合户外音乐节,也并非所有音乐类型都能够满足来现场的观众,4月30日举办的咪豆音乐节就因为纯民谣类音乐太多而被吐槽,有网友表示“又累又晒,真的不是安安静静听歌的心情”。

再次是现场演出管理,前几天,“张紫宁横店音乐节遭威胁”的词条登上热搜,起因是由于主办方的失误要求暂停彩排,被拒绝后有相关人员以艺人后续发展问题进行威胁。音乐节现场管理虽然是隐形的配置,但是也是保证音乐节顺利完成的重要部分。

所以看起没什么专业门槛就能举办的音乐节,实际上处处考验专业能力,而这些专业能力的体现决定了现场观众对音乐节的体验与口碑。

这些“不专业”背后,主要还是音乐节的音乐本位受到了挑战。过去音乐节的本位是音乐,但是随着越多越多非音乐行业主体的加入,导致音乐节的营销属性越来越强烈,营销有余,专业不足。

摇滚粉VS饭圈,音乐节的破圈之路没那么顺利

在音乐节走向大众化之前,主要是小众音乐爱好者们的乌托邦,也形成了一定的音乐节文化,比如开火车、跳水等,这些群体行为让音乐节比一般的演出更有氛围和参与感,这种氛围也为音乐节的出圈奠定了基础。

但是随着音乐节的扎堆举办,且很多主办方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开始邀请流量歌手出演。当然引流效果确实明显,不过流量来了,问题也来了。虽然都是音乐演出,但是音乐节和演唱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音乐节强调氛围,一群热爱音乐的人一起玩,而演唱会目标更明确,就是去听喜欢的歌手的现场。

两种不同的现场文化交融在一起,难免产生冲突,一边是音乐节新手吐槽“太多没听过的歌”,表示自己像是在“罚站”、“被迫假嗨”,还有很多人对现场开火车行为表示不满。另一边是音乐节老粉觉得粉丝群体不适合音乐节现场、喊话“举灯牌死死捍卫前排位置不如直接去看演唱会”。

这些争议体现的其实也是音乐节走向大众化过程中的发展瓶颈,音乐节多起来了,但是新的文化氛围和标准还不够成熟。

具体来看,一方面是音乐节的分野还未能形成,不同音乐节之间的差异化没打出来,尤其是那些急于营销和赚钱的主办方眉毛胡子一把抓,又想要氛围又想要流量,结果就是两边都没做好,产生了冲突。另一方面,也能够明显感受到适合音乐节的内容还不足以支撑逐渐增多的现场,音乐节很多,但阵容大差不差,几乎是同一批音乐人来回转。

在音乐节还属于小众音乐爱好者们的聚集地的时候,其实不论是主办方、台上音乐人、台下观众,大家基本上属于同一个圈,完美配合完成一场酣畅淋漓的音乐盛宴。但是当音乐节开始走向大众化,从主办方到嘉宾到观众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的时候,画面肯定不那么和谐了。

但是开火车也好、举灯牌也罢,这场音乐节混战里面,观众是没有错的,只是希望音乐节背后的主办方们能真的关注到这些拧巴之处,最大程度呈现更好的音乐现场体验。

音乐节繁荣的背后,音乐节文化该何去何从

虽然今年五一期间音乐节演出如火如荼,成为假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大有气势汹涌的复苏之态。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负面反馈与争议,也让人不禁疑问,这到底是真正的繁荣还是美丽的泡沫?

音乐节的各种附加商业价值确实很迷人,尤其是对文旅行业和品牌行业而言,不仅能够借助音乐节打出各自的品牌声量,多玩法拓展宣传范围,深化品牌理念。还能够打造限定消费场景,吸引更多消费者,带来客观的收入。

因此,江小北、元气森林、汤达人等消费品牌也开始从赞助转换身份成主办,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主动权。但是如前所说,音乐节的营销能力只是一个衍生价值,音乐节的本位永远是音乐,尤其对于很多新手主办方而言,如果太多次“不专业”导致观众对品牌的音乐节打差评,其实到最后所谓品牌营销只是一场空,反而会形成反噬、破坏品牌形象。

除了“专业”上的要求,音乐节背后的文化性以及在大众化过程产生的各种不适应,也是需要所有主办方包括音乐人共同去保护和调整的。现阶段,虽然音乐节开始出圈,但是这种非常快速的出圈其实也是在消耗和瓦解过去成熟的音乐节文化。

当然也不是说音乐节永远只是能是小众音乐爱好者的限定场,只是如今快速的发展让音乐节同质化严重,内容支撑相对匮乏,且主办方不做甄别地纳入一些并不适合音乐节的音乐人,虽然一时能够吸引消费者们赶个潮流、尝个新鲜,但是如何真正留住新观众,才是长期发展需要考虑的。

音乐节在发展,音乐节文化也需要进化,音乐IP的差异化、与观众的匹配度、现场氛围的营造,这些不仅对新入局的主办方,对很多成熟的音乐节主办方都是需要持续思考的难题。毕竟,所有音乐节的附加价值的前提,是回归到观众体验,先让音乐节成为真正的音乐节,再谈其他。

-全文完-

关键词: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旅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