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市 -> 内容页

焦点关注:致敬赤子丹心的“人民艺术家”秦怡

发布日期:2023-05-10 17:12:15   来源:文汇报

她代表着中国电影的一个时代,也代表着上海文艺的一个时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年前,“人民艺术家”“最美奋斗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走完了她的电影人生路。昨天,秦怡逝世一周年之际,“德艺双馨·艺术常青——人民艺术家秦怡同志纪念座谈会”在上海市文联文艺大厅隆重举行。与会者们回顾和总结秦怡同志的艺术成就,致敬这位百年中国电影史的见证者和耕耘者,学习她永怀赤子丹心的“人民艺术家”崇高精神。

她的艺术人生,始终践行着心怀祖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不变初心

秦怡爱电影。也因为电影,秦怡生前收获了数不清的荣誉。“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纪念中国电影百年诞辰“国家有突出贡献艺术家”称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终身成就奖(金凤凰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上海文艺家终身成就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诸多殊荣里,“人民艺术家”的分量尤为沉甸甸。

▲《马兰花开》剧照

秦怡曾说:“干文艺,不是为谋生,而是为理想。”这种理想需要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力量之源就在人民,“作为演员,终身追求的理想,应该是把自己从文艺中得到的一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再通过自己的表演给予别人”。座谈会上,许多人提到了秦怡的初心,称她“捧着一颗初心来,满载厚德美誉去”。

▲《一切如你》剧照

回望秦怡的艺术人生,正是用生命的长度与宽度践行她心怀祖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不变初心。秦怡16岁开启舞台生涯,25岁走上大银幕,参演了30多部影片。她始终深信电影中饱含着精神力量。从她年少时离家去抗战前线,到195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一生听党话,跟党走,直到93岁拍《青海湖畔》,她用一辈子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马兰花开》中能顶半边天的拖拉机手马兰、《铁道游击队》中与敌人周旋的芳林嫂、《女篮五号》中积极向上的篮球手林洁、《青海湖畔》中为高原铁路梦而奋斗的女科学家等,都是秦怡留给观众最亲切熟悉的银幕形象,至今仍激励和鼓舞着人们。

▲《铁道游击队》中饰演芳林嫂

2018年,上影演员剧团老艺术家牛犇入党,秦怡正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参加此次纪念座谈会的前一晚,牛犇辗转难眠,“我最早叫她‘阿姨’,后来叫她‘大姐’,再后来叫她‘秦怡’,最后终于叫她‘同志’了。无论从艺还是做人,她确实有太多点点滴滴值得我们回忆、留念。”

她用最美的奋斗者形象,树起了上海电影人的标杆

在中国电影界看来,秦怡的美,在于她对电影无悔付出一切的痴迷,也在于她坎坷人生中依然葆有美丽从容的气度。这位德艺双馨艺术家,之所以获得几代人的尊重和爱戴,不仅因为她是不知疲倦的奋斗者,在长达80年的艺术生涯里留给中国电影艺术殿堂诸多脍炙人口的角色,也因为她的人格之美照见了人们对世间真善美的渴望。

▲秦怡在电影《青春之歌》中饰演林红

《秦怡传》作者唐明生表示,自己在一次次倾听中从秦怡多难而又多彩的人生中受到很大的教育,更增添了一份对她的崇敬。一次访谈中,唐明生希望秦怡谈谈她的表演心得。秦怡说了三点带有理性和思辨色彩的思考:第一点,演戏和做人是联系在一起的,文艺需要一种内在的强大的精神力量;第二点,人物是跟着时代走的,需要长期的艺术实践;第三点,重要的是要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是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遗产。结合当下演艺界的浮躁心态,唐明生认为这三点思考弥足珍贵,堪称是年轻一代的学习榜样,同时也是指向明确的旗帜。

▲《青海湖畔》海报

在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的记忆里,2014年发生的一幕幕始终挥之不去。那年秋天,秦怡以93岁的高龄上到海拔3800米的高原,参与《青海湖畔》的拍摄。因为拍摄地距离下榻处往返六小时车程,秦怡跟着大部队一起,清晨五点出发,夜里九点多才回来休息,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一个月。佟瑞欣回忆,有一场需要演员从山坡上滚下来的戏份,剧组出于安全考虑给她找了替身,但老艺术家格外生气,断然拒绝了剧组的提议。在佟瑞欣看来,秦怡如同一座丰碑,也像一棵大树,和众多老艺术家一起为演员剧团遮风挡雨。“秦怡老师说过,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再多的钱也好,别人再说你漂亮也好,总有一天你是要走的,你走了一切都消失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要紧的东西还是价值,就是自己给予了这个世界什么。这就是她朴素而精彩的价值观。”

▲《青春之歌》剧照

上海电影译制厂原厂长乔榛的思绪回到一次朗诵后。那是一首名为《小草》的诗歌,秦怡听后很是感动,拉住乔榛的手说:“乔榛,你刚才朗诵的那个小草,其实就是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也就是我几十年的人生感悟啊,你这首诗能不能给我?”秦怡还很谦虚地让乔榛教她朗诵,好让自己“说出心里话”。

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东认为,秦怡的美是由内而生的,“她最美的时刻并不是在银幕上,而是生活中的时时刻刻。”秦怡曾深情地在孙道临雕像前说,“道临你安息吧,我们会像你一样拿着新华字典进摄影棚”。“这就是上海电影人的骄傲、上海电影人的标杆。”

昨天的座谈会由中国文联、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市文联、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上影演员剧团承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俞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徐粤春,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出席座谈会。

作者:卫中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邢晓芳

*图源:主办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旅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